政 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依申请 部门乡镇
对廊坊市安次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

对廊坊市安次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18号建议的答复

 

王丽等10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增设公立幼儿园,增设公立中小学校缓解入园入学难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安次区学前教育按照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坚持“规范、发展、提高”的方针,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区、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城乡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83.16%

一、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围绕“城区公办园引领,一乡一所中心园示范,乡村附属园均匀分布”的公办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公办学前教育投入,投资1740万元,建成了区三幼。2020年,共投资1677万元,将中建高街小区幼儿园办成安次区二幼分园、红星国际东苑小区幼儿园办成安次区三幼分园、恒大翡翠华庭幼儿园办成西孟小学附属幼儿园,分别可提供350个、400个、350个,共计1100个学位,预计20219月份开始招生。

二、大力推进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

2018年以来,改扩建孙坨小学附属园、济南屯小学大益屯幼儿园、景村小学附属园、大沈庄小学附属园等16所幼儿园,总建筑面积19136平方米。2020年,启动了北马庄小学附属前马庄幼儿园、马柳小学附属幼儿园、南街小学附属幼儿园、得胜口小学附属幼儿园等4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共增加500个学位。同时,实施49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提质扩容工程,通过改建厨房、改造厕所、增设玩教具等措施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水平,增大班容量和增设教学班,增加学位310

三、调动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申报积极性,工作有26所民办园通过评审,并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

我区落实民办普惠园扶持政策,充分调动民办园申报普惠园积极性,自2018年以来共审批创建26所民办普惠园,提供5095个普惠学位。

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为全面提升民办幼儿园保教水平,通过实施“四个严格”,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监管机制。一是严格民办幼儿园准入审批程序,通过开展执法检查,杜绝无证办园行为。二是严格实施民办幼儿园年检制度。根据幼儿园办园标准,县教育局每年对民办幼儿园班额规模、保教活动、收费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年检结果对社会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三是严格规范民办幼儿园招生行为,优先满足学前三年入园需求,确保办园规模、班额等符合国家要求。四是严格民办幼儿园安全监管,区教育局每学期联合公安、食药监、卫计、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和督办,督促幼儿园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与管理,压紧压实民办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幼儿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四、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

根据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镇新建小区配套非经营性公建设施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安次区对2011年以后的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回收,现已回收11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其中3个已办成公立幼儿园;3个办成民办普惠幼儿园;另外5个回收园正在筹建公办幼儿园或民办普惠园。

五、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力度。

1. 实施学校扩容建设。推进第十四小学、第十七小学、廊坊市第十中学装配式教学用房建设,可增加小学学位1760个,中学学位660个。

2.努力推进新建学校建设。加快第一小学、第二十九小学、第三十小学、第十九中学、第二十中学工程建设,预计可新增180个教学班,学位8460个。

3.内部挖潜增加学位供给。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前提下,各校进一步挖掘功能教室潜力,调整、改造为教室,增加学位供给。

六、加强薄弱学校改造。

1.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深入开展城区学校联合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交流活动,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老百姓都认可身边的学校就是好学校,逐步淡化择校观念,杜绝择校现象。

2.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改造薄弱学校校舍和运动场地,配齐图书、教学仪器、计算机以及课桌凳等设施设备,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落实师资力量、职称评聘等向薄弱学校倾斜政策,缩小学校办学差距,让薄弱学校承担应有的招生任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七、安次区“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我局将持续加快城区学校建设速度,全部消除城区大班额现象,努力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全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13项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容纳小学生13720人,中学生14720人。

 

 

 

廊坊市安次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 6 月 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