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依申请 部门乡镇
对政协廊坊市安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对政协廊坊市安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殷海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杜绝学生欺凌事件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建议”(第19号)提案已收悉,现就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安次区教体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校园欺凌防范力度,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一、提高政治站位思想高度重视

各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防范校园欺凌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在思想和工作上高度重视,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区中小学防范校园欺凌工作的再署、再落实。

二、加大排查力度,规范学校管理

各校不断加强校园欺凌事件全面排查,建立《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报告与处置台账》,在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机制、制度措施、队伍建设、责任落实,宣传引导、教育惩戒、条件保障等方面查找原因,确保覆盖、无遗漏、无死角。重点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及具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开展全面排查,并对重点学生建档立卡,通过与家长、同学深入沟通交流,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将以上情况建立台账;对校内、校园周边各类场所,重点是学生厕所、宿舍、上下学道路等隐蔽偏僻、易发生校园欺凌的场所开展全面梳理排查进一步完善教导主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学生身心健康动态,查找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对存在及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三、提高人防技防水平,开展综合整治

一是加强安全防范。上放学重点时段,学校保安员要持械上岗,关注、警惕校门附近治安动态,及时制止发生在校门附近的霸凌事件并及时上报学校;要加大排查力度,严防管制刀具、手机、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入校园;要加强校园日常巡查,将防欺凌纳入保安员日常巡查内容,发现各类安全问题及时管控并上报。二是加强关心关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随时关注本班学生动态,特别是单亲或家庭不和谐子女、留守儿童、心理偏激学生等重点人群和形单影只、过于亲密等反常现象,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将霸凌等安全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依托现有校园监控系统和“网格化”管理模式,落实校园监控室专人值守和网上巡视制度,时刻关注校园内学生动态,一旦发现疑似霸凌行为及时发出预警并记录上报。同时各学校要确保校园监控全覆盖、无死角,要加强校园监控设备维护维保,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转。四是积极配合公安、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护学岗”建设力度,重点关注校园周边暴力倾向、刑满释放、吸毒人员、行为失常、精神障碍、扬言报复社会等社会人员情况,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并请求相关部门协同处理,坚决制止涉校违法犯罪行为。

四、开展主题活动,加强教育引导

一是各校邀请法制副校长对全校师生进行法治教育专题报告,用实际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联系实际,以案释法,提高师生法治观念二是上好法治教育课,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法治教育内容。区法院、区检察院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确保校园安全和谐四是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内容,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融入法治教育。五是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网络答题等学习宣传活动,在校园中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风气,切实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

注重总结应用强化督导落实

区教体局将深入总结借鉴各地校园欺凌事件经验教训,警钟长鸣、防患未然,全面提升防治工作水平。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压实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和教职工各岗位责任。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将学生欺凌防治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行政、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及相关岗位教职工工作考评,作为评优评先先决条件。进一步加大学校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指导学校不断改进预防校园欺凌防治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环境和谐。

                       

 

 

廊坊市安次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