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廊坊市安次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0号提案的答复
尚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细化农用地用途管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耕地“非粮化”问题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我区及时制定了《廊坊市安次区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和《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案》,并下发镇及相关部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镇、龙河园区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耕地撂荒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台账,完善机制,明确要求各镇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做好耕地撂荒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各项工作,努力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二、粮食播种工作开展
全面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区农业农村部门制定了《2023年安次区推进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解落实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间作套种,全区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2.1万亩,充分利用闲散耕地、林下可利用耕地等,扩大杂粮杂豆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做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确保按年度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决制止和纠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抛荒、撂荒等现象,宣传引导农民宜粮则粮,应播尽播,最大限度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
三、大棚房”清理整治开展情况
充分利用村街广播、微信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大棚房”是违法项目、租售买“大棚房”均属违法行为、违规承租或购买“大棚房”不受法律保护,正确引导人民群众拒绝和抵制“大棚房”,在全区形成全面彻底清理整治“大棚房”的浓厚氛围,增强公众对耕地的保护意识。按照“逢园必进、逢棚必查”的原则,对辖区的设施农业用地进行了排查,截至目前,未发现“大棚房”问题。
四、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根据水土资源条件、粮食生产潜力、农田建设基础等情况,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和翻新农田灌溉设施,整修田间道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作业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水、田、路、林综合治理,把项目区现有中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稳产、优质的高标准农田。2022年,新增高标准农田0.5万亩。
五、加强政策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耕地上种植粮食作物,提高粮食补贴,同时针对已在耕地上种树的农户,主动退林还耕,并将退林还耕的耕地面积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享受种粮补贴等政策。
六、建议将提案中的“基本农田”修改为“永久基本农田”。
2023年5月23日